新的学期又开始了,同学们终于又迎来了新的一期《家长进课堂》。今天,恽董瑞麒的爸爸和妈妈带着一(5)班的同学们一起来了解一下通信的发展历史。
瑞麒妈妈先向同学们提出了一个问题:“什么是通信?”同学们争先恐后的举手回答:“打电话就是通信。”“写信也叫做通信。”……每个同学回答的都非常的准确。通信其实就是通过某种手段传递信息。那么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通信方式有那些呢?有信鸽,有烽火,有驿站和驿马,有电脑和手机,还有卫星通信等等。
烽火是我国古代用以传递边疆*事情报的一种通信方式,用来警示有敌人入侵或者紧急*情的。我们的祖先非常聪明,他们在边防*事要塞或交通要冲的高处,每隔一定距离建筑一高台,俗称烽火台。高台上有人值班放哨,发现敌人入侵,燃烧薪柴以青烟、火光报警。一台燃起烽烟,邻台见之也相继举火,逐台传递,马上就可以传递千里之远,比人跑步和骑马都要快。关于烽火狼烟还有一个很出名的典故“烽火戏诸侯”。
驿马是一个汉语词汇,拼音是yìmǎ。特指中国古代历史上为国家传递公文、*事情报、物资等的马。古人通过驿马和驿站将所要传递的消息进行逐级传递。
击鼓是传递紧急警报的一种方式。周《礼记·夏官·大司马》中就有用鼙(pí)击鼓传递信号的规定:“中*以令鼓,鼓人皆三鼓。”鼓者可以传号令,鼓士气,壮*威。
钟声一般是传递时间信息,例如:北京故宫的钟鼓楼就是以钟声来传递时间信息的,整点的时候就会撞几下钟。
遇有特别紧急的信息需要传递,古人们常常是在信件上粘附鸡毛,以表示事物迅急,必须火速处理,这种信件叫做“鸡毛信”。后来通常在信封上注以表示紧急的特殊记号,这种信件也叫“鸡毛信”。
隋唐时期的邮筒并不是今天用来投递信件的邮筒,而是指用于水上通信的运输工具。最早的水上邮筒出现在隋朝,据《隋书》记载,隋*在一次*事活动当中遭遇到通信困难,战况信息无法传递给援*,这时候大将史万岁生出一妙计,把请求援助的信函放置在一个竹筒当中,这个竹筒沿江而下,很快就到达下游援*那里,隋*也就得到了支援,获得了战斗的胜利。从此以后,这种水上传递消息的方式就得到了广泛的应用,一直流传至唐朝。
现代的通信方式主要有消息树、旗语、手语、电报机、电话、*号、邮筒邮差、广播电视、无线电台、无线对讲机、声呐、移动通信、互联网和物联网通信、激光通信、量子通信、卫星通信等等。现代通信方式,不仅可以传输语音、文字、数据,而且还能传输大容量的视频、图像,实现实时通信。
最后,瑞麒爸爸带着同学们展望了一下未来的通信。那未来的通信又是怎么样的呢?
未来通信是利用船舶、汽车、飞机、卫星等载体与手段在海上海下、陆地、空中、宇宙等地方组建一体化网络的未来全球通信系统。通信信号将覆盖全球及宇宙的任何一个空间与角落。未来通信,让我们相互之间交往已经不再存在距离。未来通信,让我们的生活、工作、学习更便捷。
瑞麒爸爸语重心长的说:“未来是我们的,未来更是在座的各位同学们的!未来的通信发展要靠每一位同学们的努力,同学们有没有信心?!”,同学们异口同声大声的答到:“有!”。“那同学们就要从现在开始好好学习,天天向上!感谢各位同学们的聆听。”
瑞麒爸爸还为每一位同学们带来了一只刻有“好好学习,天天向上。”的签字笔作为小礼物。同学们开心极了!这堂有趣的通信发展史就在这一片欢声笑语中圆满结束。
撰稿:恽董瑞麒家长
编辑:马瑞
审核:*莹张倩梁佳妮
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#个上一篇下一篇